进入秋冬季节,是广大群众聚餐活动和饮食进补的高峰季节,同时也是群体性食物中毒和各种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源性疾病大多数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但有些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各类饭店、餐厅、快餐店、小餐馆和街头摊点是消费者外出的主要用餐场所,单位食堂和学校食堂又是广大职工和师生集体用餐场所。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交叉污染、食物未烧熟煮透、食品储存不当,或者将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品原料,因此,这些场所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场所。
致病性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约占50%以上)。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加工的凉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是容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高风险食品,主要原因为:
一是交叉污染。冷食类食品烧熟后再加工过程中如果生熟不分,可通过生的食品以及食品加工者、食品加工环境或工具,造成致病菌的生熟交叉污染。
二是带菌从业人员污染。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食品从业人员,违规烹饪、制作冷食类食品,如果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手部的清洗消毒和做好个人防护,就极易使本身所携带的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冷食类食品。
三是贮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冷食类食品烧熟后需要经过切配、调制等加工处理,如果在5~60℃(危险温度带)贮存时间超过2小时,尤其是隔餐隔夜食品,食品中的致病菌就可能大量繁殖,有的甚至产生耐热性的毒素,导致食源性疾病。
四是未烧熟煮透。生的食品即使带有致病菌,通过彻底的加热烹调即可杀灭其中绝大部分。如果未烧熟煮透,或者隔餐隔夜食品没有回锅加热,就可能没有彻底杀灭致病菌,从而引发食源性疾病。
一旦出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或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症状严重的可以打120呼救,尽快治疗,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食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除毒物、控制感染、尽快补液和对症治疗。在家自救的时候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早期的催吐、导泻非常重要。在发生食源性疾病后,最好保存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纠正错误的生活饮食习惯,远离食源性疾病。首先应正确使用冰箱,冰箱冷藏室一般为4-6℃,可以减缓细菌孳生,但细菌仍然会缓慢生长,因此冰箱内储存的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吃。如果冰箱塞的太满,里面的冷空气就无法正常循环,冷藏效果降低,也易造成食品腐败。其次,要保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处理过程中或者接打电话以后。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比如餐具、筷子笼、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经常清洗和消毒。除此之外,做饭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生”是指还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禽和生海鲜。“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最后,食物要烧熟煮透,一般原则是烹调家禽至汁水变清、肉内不再有粉红色。熟食二次加热时,也要彻底热透。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鸡蛋建议煮熟后食用。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 16(1):7.
【2】 张国雄.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C]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专题.0[2023-12-08].
【3】 刘秀英,胡怡秀.071全球食源性疾病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