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为14%,痛风患病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与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和(或)高果糖的饮料。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嘌呤膳食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一、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二、食养原则和建议
1.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人群,均应在食物多样、均衡营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每个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同,有痛风发作病史的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要尽量避免食用既往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a) 每天保证谷薯类、蔬菜4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的摄入,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
b)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及减少痛风的发生。不同食材嘌呤含量和吸收利用率不同,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要科学选择食材,以低嘌呤膳食为主,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
2.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a) 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b) 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c) 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200~350g。
3.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
a) 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b)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4.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合理的食物烹饪和加工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 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a) 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
b) 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
5.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
a) 18岁至64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kg/m2,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20.0~26.9kg/m2。
b)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
6. 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等的变化来看,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
7.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膳食习惯差异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春季养肝,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秋季暑气渐消,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冬季温补,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三、食物嘌呤含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