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突破正当时 | 省医科研力量:百舸争流正远航(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工作者们再次看到党中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决心。多年来,省医科研人,敢于挑战、敢于突破,以求真务实服务临床,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破解医学难题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在肩负科技创新的重任时行胜于言。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在属于科研人的“黄金时代”,省医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汲取奋进力量,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力争在各自领域成就一番天地。
从临床需求出发,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徐翠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立博官网坚持“临床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临床”的发展理念,在政策体系方面不断优化改革,予以科研工作者大力支持、培养和关爱,作为立博官网的一线科研人员,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誓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科研兴趣的培养不仅源于责任和义务,更始于兴趣与好奇,是为了证实一个理论、寻求一个结果和解决办法,而在忘我工作中层层钻研的无限惊喜。基础科研必须从临床需要出发,着手解决临床难点问题,以临床遇到的问题为导向。
器官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器官功能衰竭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手段。但是,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严重威胁着移植器官功能的发挥和长期存活,同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2014年读博期间,我致力于探索诱导供者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并于2015年前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习干细胞相关技术。我们发现用青藤碱调控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可解决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和体内易成熟问题,突破树突状细胞在临床应用的瓶颈。我们根据预警分子进行风险评估和输注树突状细胞移植前、后预警分子的动态检测结果,将受者复杂的内环境呈现出来,可以更快捷、合理应对不同机体内的事件。为临床建立移植免疫耐受模型和个体化标准治疗方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目前课题组正在进一步对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以及在不同免疫微环境下免疫稳态的重塑模式和机制进行解析。
科学研究离开平台建设,“创新、交流、合作、共享”是实验室平台建设的目标,我们要把科研做好,把人才梯队培养好。未来,我们将聚焦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大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破解“卡脖子”问题上多下功夫。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临床基础研究与科研转化,迎难而上,力争获得丰硕且令人瞩目的科研技术成果。
临床与科研并行,实践与创新兼备
血研室副主任技师:张丽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十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自博士研究生阶段起至工作后,我一直专注于肿瘤免疫的研究,肿瘤特异性抗原疫苗诱导的抗肿瘤效应欠佳,钻研本领域相关研究后,我们发现IFN-α可增强抗原交叉提呈激活CD8+T细胞应答改善抗肿瘤效果,四年的坚持与不断的改进,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资助,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该研究方向的信心,照亮我的科研前行之路。
肿瘤的免疫治疗现已成为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第四类已被证明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及优势的抗肿瘤疗法。从CART治疗到PD-1拮抗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成功,都为从事肿瘤免疫的临床科研工作者注入巨大的信心。
作为一名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的医务人员,在血研室工作的10余年来,我时刻谨记科室主任的教导,要坚持临床和科研并行,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未来我们要积极学习党和国家新的部署,特别是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部署,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转变思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工作中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努力把基础研究与临床疾病诊疗相结合,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做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成果,为国家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